目录

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(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)

2025年10月30日 20:00:30 by in 颉泰胜秀公司

本文目录一览: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:教学目标 理解多位数读法: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读法,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,并掌握多位数读数的规律。认识亿以上数的意义:结合现实素材,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,培养学生的数感。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要点如下:教学目标: 学生应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,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,等式仍然成立;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,等式仍然成立。 学生应学会运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。教学重点: 学生学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。

一开始上课时,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,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,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。如3876,是由3个千,8个百,7个十和 6个一组成的。

教学难点:学生应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减、乘除的性质,并能准确地应用这些性质。教学活动:活动一:创设情境,建立模型。通过天平游戏,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式的平衡性质。游戏包括:等量砝码的平衡、等量增加或减少、等量交换等,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游戏过程,从而发现等式的性质。活动二:解释运用:解方程。

教学重点: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,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。教学难点: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。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《计算工具的认识》教案

1、先估算,这道题大约得几?怎样估算?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? 练一练:4468+1792 32010-8925 (2)用计算器计算乘、除法。 先估算大约得几?怎么估算?再用计算器计算。 26×39 312÷8 (设计意图:认识计算器,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,探究计算规律,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。

2、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,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、算筹的简单知识、传统计算工具——算盘,及其计算方法、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、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。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,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,受到爱科学、学科学的教育。

3、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一: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: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,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。 教学重难点:认识算盘、计算器,计算器的使用。 教学关键: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。 教具准备:算盘、计算器。

4、认识计算工具的重要性 计算工具如计算器、尺子、圆规和直尺等,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,是进行数学计算的重要辅助设备。理解它们的作用对于数学学习极为关键,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快速且精确地完成计算任务,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。

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《一亿有多大》教案及教学反思

活动引入:谈话:同学们,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?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?板书课题:一亿有多大。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。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:由1个亿组成的、由10个千万组成的、由100个百万组成的、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、由10000个万组成……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。

1亿个硬币有多重 活动方案及步骤: 各小组根据主题进行实践活动,并及时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,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。 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,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,感知1亿有多大。交流推广: 小组汇报,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,感知1亿有多大。

教师提出要求: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,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,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。学生分组计算各组汇报结果,教师板书,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。

师:大家猜的都不一样,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?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。 (二)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 师: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,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?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?(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,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。

重点:感知一亿的大小。难点:培养学生的数感。教学准备纸、实物投影、计算器、尺。教学过程复习旧知,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100 000 000,提问:这个数是多少?应该怎样读?同学们都会读、写这个数,可是1亿实际有多大,谁能大胆用身边的事物来描述。、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。

综合实践活动课《一亿有多大》教后反思 《一亿有多大》是一节综合实践课,目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,经历猜想、实验、推理和对照的过程,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让学生感受1亿有多大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。对于本节课的讲授,我主要采用了这个综合应用活动,具体分以下三部分。

0 Comments

给我留言